成語:先入為主
解釋:出自漢代班固《漢書‧息夫躬傳》,意思是說,最早聽到的說法容易在心中留下主觀印象,有了成見後就難以接受其他後來的意見了
。
例句:小時候被灌輸的思想觀念,往往先入為主,牢不可破。
故事:董賢和息夫躬都是漢哀帝的寵臣,息夫躬看到董賢權勢變大,怕被取代,於是事先派人通知單于,不讓他朝見天子,並欺騙哀帝說:「陛下,匈奴的單于今年沒有來朝見天子,恐怕要引兵侵擾邊境,陛下應當趕緊想退兵之計……」。
大臣們不相信息夫躬的話,王嘉說:「天子應該推誠行善,百姓萬民才能安居樂業,息夫躬的話分明是一派謊言,想藉天子出兵之際圖謀不軌。絕不能因為先聽到息夫躬的話,就以他的話為真(先入為主),做出錯誤的決定啊!」
最後,哀帝還是聽信息夫躬的話,打算派軍隊出征,還好因董賢反對,沒有成功。不久,息夫躬的計謀敗露,最後被關進大牢,死在獄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