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水韭為多年生沉水至短暫濕地生的蕨類植物,在蕨類植物的分類系統上隸屬於水韭目(Isoetales)、水韭科(Isoetaceae);外觀一如公園綠地裡的草地植被,或是如同出生的韭菜嬰一般,於是有「水韭」的稱呼。所以,到夢幻湖拜訪臺灣水韭,如果是站在湖濱遙望,是無法窺得混在一群植被中之臺灣水韭的真面目,而必須作近距離的接觸,才有可能尋得真正的臺灣水韭。
臺灣水韭的蕨葉是以螺旋排列方式叢生於球莖狀根莖上,葉身長線形,長度10~30公分之間,為翠綠色且可以清楚地看出內部的隔板構造;葉子的基部呈狹長三角形,邊緣具有白色透明狀的薄膜,內側具有一片葉舌註。植物體的地下部具有粗短的球莖狀根莖,外圍因為被大量的蕨葉所包覆而致形態不明顯;根莖作2~4瓣裂狀,質地脆弱且容易因為外力如挖掘等而被分裂、剝落,如果剝落的裂瓣帶有健康的根系與芽體,仍可以進行無性的人工繁殖。根莖內具有形成層,可向外側產生薄壁細胞,向內側產生維管束組織;根莖底部的凹槽處則會不斷地長出新的根系(黃淑芳、楊國禎,1991)。根不分枝而作典型的雙叉分枝註,不具根毛,雖然脆弱而易斷,卻具有強勢的固著力與鑽穿性,能深入水澤的濕泥中;內部不具隔板構造,中央由一氣道貫穿,單一的維管束則偏生於氣道的一側。
孢子囊著生於蕨葉基部內側的葉舌下方,並為一薄膜所被覆,成熟後為灰褐色至灰黑色。孢子白色至黃白色,於水中萌發;臺灣水韭的孢子分有大孢子與小孢子,大孢子為四面體,外表具有疣狀突起的花紋;小孢子為二面體形,具有尖刺狀突起。大孢子萌發會產生雌配子體,內有藏卵器;小孢子萌發則產生雄配子體,成熟後會將內部的精子釋出;精子會循著藏卵器釋出的化學物質引導,游泳至藏卵器並進入與藏卵器中的卵子結合為受精卵,就是胚;胚萌發就會發育成一株新的臺灣水韭了。
資料來源
http://edresource.nmns.edu.tw/ShowObject.aspx?id=0b819d5e7e0b81d9d3470b81d799140b81d7e73b